
“ZK 矿池官网” 的搜索行为,正成为虚拟货币挖矿骗局精准围猎投资者的新切口。经核查,所谓 “ZK 矿池” 既非合规挖矿项目,也不存在官方认证的官网,目前网络中所有宣称 “ZK 矿池官网” 的平台均为诈骗工具,其本质与 TKEN 仿冒 APP 的诈骗逻辑一脉相承,每一次点击虚假官网链接都可能沦为 “挖矿割韭菜” 的受害者。
先辨真伪:无合规官网,虚假域名均为诈骗信号。公开信息显示,我国已明确将虚拟货币挖矿列为非法金融活动,不存在任何合法备案的 “ZK 矿池” 项目。而当前流传的 “zkpool.org”“zk-mining.net” 等所谓 “官网”,实为不法分子搭建的钓鱼站点。这些域名常通过 “偷梁换柱” 伪装 —— 将字母 “o” 替换为数字 “0”,或在正规矿池域名后加后缀,与澎湃新闻曝光的虚假网址诈骗手法完全一致。更关键的是,这些站点均无工信部备案信息,通过搜索引擎查询仅能找到零散宣传帖,无任何权威收录记录,这与正规官网的特征截然相反。
再识套路:虚假官网已形成 “挖矿敛财” 的诈骗闭环。结合 2025 年文县公安通报的案例,骗局流程分为三步:首先通过短视频平台散布 “ZK 矿池依托零知识证明技术,挖矿日收益 15%” 等虚假宣传,附 “官网链接” 诱导点击;其次在虚假官网复刻正规矿池界面,以 “购买矿机算力”“充值激活账户” 为由索要资金,宣称 “算力越高返利越多”;最后在吸纳足够资金后,以 “系统升级”“矿机检修” 为由关停平台,与张先生遭遇的 “挖矿跑路” 骗局逻辑如出一辙。部分虚假官网还会伪造 “收益到账截图”,甚至返还小额 “收益” 增强信任,诱导用户追加投资。
官网背后的隐蔽风险更需警惕。诈骗分子在虚假官网中嵌入恶意代码,用户注册时输入的身份证号、银行卡信息会被实时窃取,与 TKEN 仿冒 APP 的信息盗取套路一致。更危险的是,部分 “官网” 要求绑定数字钱包并授权,实则通过虚假合约窃取钱包内资产,与 TP 钱包授权失控导致的盗刷后果无异。此外,这些站点多使用境外服务器,域名随时可注销,一旦跑路难以追踪。
参与虚假官网操作将面临三重危机。财产层面,充值的 “算力费” 与被盗资产几乎无法追回,2025 年已有投资者因此类骗局损失 23 万元,资金经多层转账流向境外,追索成功率不足 1%。法律层面,参与非法挖矿不仅不受保护,还可能因涉案被追究责任。信息层面,泄露的个人信息可能被用于其他诈骗活动。
综上,“ZK 矿池官网” 是彻头彻尾的诈骗陷阱,不存在任何合法入口。切勿被 “高收益挖矿” 迷惑,牢记 “查备案、辨域名、拒充值” 三大原则,通过国家反诈中心 APP 检测可疑链接,才能守护财产与信息安全。
















